122315294 发表于 2017-1-21 22:03:45

走进白血病(二)


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白血病中较常见的类型,仅次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,居第三位,占所有白血病的20%。该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,以25~50岁发病率最高,男女之比为1.6:1。本期我们就为大家介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。
  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疾病。临床上以贫血、脾大为主要表现,部分患者出现出血、胸骨压痛等症状和体征。慢性白血病临床症状,属于脏腑亏虚、肝气郁结、邪毒侵袭,致骨髓受损、气滞血瘀、血热炽盛、血瘀毒结,导致正虚血瘀毒结之虚劳症积病证,归属于中医学“虚劳”、“癥积”范围。
    中医学认为,癥积是由于情志抑郁、感受外邪、饮食不节等,导致正气虚损,损伤患者骨髓,伤及气血,脏腑功能异常,邪毒与营血搏结,形成症积。正气不足,邪毒侵袭,导致脏腑受邪,骨髓受损,正虚邪实,耗气伤阴,气血亏损,毒邪入里。内热熏蒸,热伤脉络,迫血妄行,邪毒侵袭营血,血热炽盛,血瘀毒结,导致正虚血瘀毒结之虚劳症积病证。   
  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,症状轻微或不典型。见有气短乏力,倦怠自汗,头晕目眩,食欲不振,脘腹胀满,面色晦暗或紫红,胁下癥积,属于肝郁气滞、气血亏虚证。见有周身乏力,心悸气短,头目眩晕,午后低热,咽干舌燥,食欲不振,脘腹胀满,面色紫暗,胁下癥积块逐渐增大,属于毒瘀内结、气阴耗伤证。见有午后潮热,或高热不退,肌肉大消,卧床不起,食欲不振,脘腹胀满,面目虚浮,腹大如鼓,积块不消,属于阴阳两虚、毒瘀互结证。      
  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程后期,是加速期和急变期,出现发热、出血、骨骼和颅内浸润,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。出血常见部位为皮肤、黏膜,严重者消化道、泌尿道出血,甚则颅内出血,并发弥散性血管内溶血。感染最常见部位为肺部,严重者发展为侵袭性真菌感染或血行感染,并发感染性休克。
治疗手段
    20世纪60年代,中医采用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方法,有运用六神丸、牛黄解毒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取得缓解的报道。虚劳癥积的治疗大法以扶正祛邪为主。扶正包括益气养血、益气养阴、滋阴填精。祛邪包括清解邪毒、活血祛瘀、散结消癥。本病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加解毒抗癌之品,如青黛、雄黄、砒石等,以及六神丸、牛黄解毒丸等治疗。疾病发展到加速期和急变期,应参照急性白血病进行治疗。
养生指导
  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可能与接触理化毒物,或劳累、压力过大造成免疫力下降有关,所以中医学认为应调畅情志,避免毒物伤害,注意劳逸结合,出现乏力、胁下肿块等症状,应及时就诊。

本文选自《沪上中医名家养生保健指南丛书》之《常见血液病的中医预防和护养》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走进白血病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