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2315294 发表于 2017-2-17 21:52:12

肥胖是一种病


什么是肥胖
    肥胖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,体重异常增加,并伴有头晕乏力,神疲懒言,少动短气等症状的一类病症。
临床表现
    表现为体重明显超过标准体重,面部肥满,颈项部臃肿,腹大腰粗,面足水肿等, 轻度肥胖者多无明显症状,中度肥胖者会出现怕热多汗,易感疲乏,呼吸短促,头晕心悸等,重度肥胖者行动不便,胸闷气急,甚至端坐呼吸等。
病因病机
    中医学认为肥胖多因多吃,贪睡,少动,与肺、肝、脾、胃、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,肺气不宣,腠理闭塞,汗无以处,炼而生痰,肝气郁结,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受损,郁而增肥,胃功能失常,虚则水湿不化,酿成痰浊,实则胃肠腑热,食欲偏旺,消谷善饥,多食生浊脂,肾阳不足,气不化水,二便排泄无力而肌肤肿胀,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,致痰湿浊脂滞留肌肤而形成肥胖, 病机总体属于阳气虚衰,痰湿偏盛, 前人有“肥人多痰”,“肥人多湿”,“肥人多气虚”之说。
辨证分型
    气虚痰壅型:形体肥胖,动则气短,汗出,肤色少华,精神倦怠,嗜睡,纳谷不振,胃脘胀满,或大便溏薄,或四肢水肿及头身困重,舌胖,苔白,脉细滑。
    痰湿内盛型:形体肥胖,动则神疲气短易汗,头晕胸闷脘胁胀闷痛,或胁下瘢块,舌黯胖,苔薄白或腻,脉濡细。
    肝郁气滞型:形体肥胖,胸胁苦满,胃脘痞满,月经不调或闭经,失眠多梦,舌质色暗,苔薄,脉细弦。
    脾肾阳虚型:形体肥胖,嗜卧懒动,腰脊酸楚,疲乏无力,或腰酸腿软,阳痿阴冷,下肢水肿,舌淡苔薄,脉细无力。
治疗原则
    健脾祛湿化痰。气虚痰壅型益气健脾化痰,痰湿内盛型健脾化痰利湿,肝郁气滞型疏肝理气健脾,脾肾阳虚型温肾健脾利湿。
操作方法
    自我简易按摩疗法      以按揉四肢穴和腹部穴位为主,主要按揉曲池、支沟、上巨虚、三阴交、中脘、天枢,每穴各取左右按揉100次。
    灸法    穴位:主穴,中脘,天枢,水分,三阴交
    操作方法:按穴位先后顺序悬灸或灸筒灸(百笑灸),每穴各灸5~10分钟:百笑灸是将灸筒粘贴于施灸腹部肚脐以上或肚脐周围的位置,点燃灸炷,调节施灸温度,待灸筒壁凉,表明施灸完毕,也可以用灸盒灸,取大拇指长度的艾条,两头点燃,灸盒放置在腹部肚脐以上或肚脐周围的位置,每日或隔日灸1次。
耳穴贴压   穴位:口、胃、脾、肺、三焦、内分泌、皮质下
操作方法:先用双手按揉整个耳朵,用75%乙醇擦过后,耳贴口、胃、脾、肺、三焦、内分泌、皮质下,耳穴每日按压5~8次,每次每穴2秒,以疼痛能忍受为度。尤其可在餐前或有饥饿感时按压,且按压时间可稍延长。保留3日后去掉,两耳交替使用。
拔罐      穴位:天枢、中脘、关元、脾俞、肾俞、三焦俞
操作方法:一般用抽气罐,至拔罐内皮肤隆起,以感觉可耐受为度, 留罐时间以8~10分钟为宜。
日常调理
    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,忌肥甘醇酒厚味,多食蔬菜、水果等富含纤维,维生素的食物,适当补充蛋白质,宜低糖、低脂、低盐;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忌多食,暴饮暴食,忌食零食;必要时有针对性地配合药膳疗法。
    起居调理忌过度睡眠,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,如根据情况可选择散步、快走、慢跑、骑车、爬楼等,也可做适当的家务等体力劳动。运动不可太过,以防难以耐受,贵在持之以恒。
    精神调理要保持心情舒畅、放松,克服焦虑、紧张、郁闷的情绪。

本文选自《沪上中医名家养生保健指南丛书》之《准妈妈的经络养生》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肥胖是一种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