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2315294 发表于 2017-5-24 13:52:51

又痛经?不用怕!(一)


痛经是一种妇科常见病,指女性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,或痛引腰骶,痛甚引发呕吐、昏厥的病证。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,又以青年女性为多见。
痛经既是疾病又是症状,分为功能性与器质性两大类。功能性痛经常指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所发生的痛经,又称为原发性痛经;器质性痛经又称为继发性痛经,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盆腔炎、子宫肌瘤或宫内节育器等所致。
痛经的发生与经期受寒、冒雨淋雨、坐卧湿地、游泳、饮食生冷、生活失于调摄,精神过度紧张,情志不畅,工作过于劳累,素体虚弱,大病久病,以及房劳多产等因素有关。
中医学认为,痛经有虚实之分,实者多因感受寒邪,或湿热之邪,或情志抑郁,邪气内伏,导致胞宫气血运行不畅,“不通则痛”;虚者多因先天肾气不足,或素体气血虚弱,大病久病之后,气血更加虚弱,冲任脉、胞宫失于濡养,“不荣则痛”。西医认为,痛经时体内前列腺素F2α(PGF2α)过高,刺激子宫肌肉强烈收缩,子宫内压增高,子宫局部缺血、缺氧而致疼痛。再者,宫颈狭窄,子宫位置不正常,使经血外流不畅易致痛经。
痛经的临床表现是以小腹疼痛为主证,有时牵引腰骶,伴随月经周期而发作是其特征。痛经轻者一般能忍受,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,冷汗淋漓,面色苍白,手足厥冷,甚至昏厥,严重影响工作、学习,给生活带来困扰。痛经预后一般良好,很多人在结婚及生育后会逐渐缓解甚至消失。器质性痛经者,应另当别论,详见各有关篇章。
中医诊治痛经应根据症状与体征论治,首先分清虚与实。虚者腹痛喜暖、喜按,冷痛,绞痛属寒,实者腹痛拒按,灼痛属热;胀痛为气滞。痛经的治疗,虚者补之,补益气血,或滋养肝肾;实者攻之,理气活血止痛,或清热利湿止痛。
痛经养生指导原则
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,经期以调经止痛治其标。应迅速缓解、消除疼痛,平时应辩证求因治其本,或行气,或活血,或散寒,或清热,或补虚,或泻实,依据不同的症状与体征,辩证治之。一般经前3~5日用药收效尤佳。
小贴士
1子宫内膜异位症亦为痛经。痛经呈继发性、进行性加剧。妇科检查、B超检查、腹腔镜检查发现宫体增大,能见到蓝紫色结节,有助于诊断。
2盆腔炎除痛经外,还经常出现下腹部疼痛,带下增多,患者多伴有流产及盆腔炎病史。妇科检查附件增厚。
3子宫肌瘤 经行腹痛,常伴有月经过多。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并伴有高低不平感。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。
4子宫病变常见有子宫畸形,为双子宫、子宫纵隔、子宫颈狭窄、宫腔粘连等。妇科检查、B超检查、宫腹腔镜检查等可协助诊断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又痛经?不用怕!(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