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ngjia 发表于 2018-12-19 15:49:54

膏方与黑玉断续膏

膏方与黑玉断续膏话说张无忌的师伯俞岱岩、师叔殷梨亭先后为大力金刚指所伤,全身关节尽断,需要“黑玉断续膏”才能康复。因此《倚天屠龙记》中的黑玉断续膏可以说是非常珍贵又疗效强大的药了,在金庸先生书中所有的药中,也是排得上号的。 原来元朝人就开始吃膏方了吗? 当然不是,黑玉断续膏乃是外用的。外用膏剂是中医学常用的一种剂型,一般用于皮肤、疮疡等疾患以及内科和妇科等病症。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膏方为内服膏剂,又称为膏方,因其起到滋补作用,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,广泛地使用于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伤骨、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。 所以膏方和黑玉断续膏并没有什么关系…… 我们常说的膏方,是一种中药的给药形式。中药的传统剂型包括:丸、散、膏、丹、汤、酒、露、锭等八种。不同的剂型针对不同疾病而设。膏剂,“膏者滋也”,具有补虚填精,固本回真,续筋接脉的功效。膏剂针对人体五脏经脉空虚的人群而设,因为以蜂蜜、秋梨膏、冰糖、阿胶、鹿角胶、龟板胶、鳖甲胶等胶质类药材作为药剂的媒介物质,具有发挥药力持久,温和不伤正气,甘甜亲近脾胃易于吸收等优点。 膏方服用具有悠久的传统.最早的膏方记载在《黄帝内经》中,有马膏、豚膏等,只是外用内服的单味药物,不具有现代意义的膏方的实质内容。但是被尊为膏方的起源。东汉医学家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记载的大乌头膏、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。唐代《千金方》中个别“煎”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,如苏子煎,王焘《外台秘要》有“煎方六首”。 宋明时期,膏方有一定的发展,时至明代,养生事业大大的发展了,有人统计,明代的养生书籍占到了中国历史上养生书籍的一半以上,明人的寿命在《明史》中记载的超过80岁的人具有300多位,和明朝人煌煌的养生事业是密不可分的。 明代医学家中,不乏近百岁之人,如孙一奎,杨继洲,龚廷贤等等。他们必定也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养生延寿之方,其中不乏一种成为“膏方”的中药剂型。例如,洪基《摄生秘剖》中的“龟鹿二仙膏”,龚廷贤《寿世保元》中的“茯苓膏”,张景岳《景岳全书》中的“两仪膏”等等。 以张景岳先生的“两仪膏”为例,“两仪膏”顾名思义,两仪取自于《易经》中,一气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。方中:人参半斤,熟地黄一斤,煎取浓汁,白蜜收膏,具有滋阴生津,补气养血的作用。治积劳虚损,阴虚精不化气,以致气血两虚,身体消瘦,精神倦怠,惊悸健忘,耳鸣目眩,面色萎黄,肢软乏力,以及病后体虚者。此方后世极为推崇,功效显著,流传至今,也是现代膏方常用的药物组合。 从中医临床角度出发,现代人的生活作息制度的改变也引发了现代疾病谱系的改变。例如,中国传统观点认为: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,这种生活习惯作息方式是与自然相和的,是顺应自然规律的,人体也会相对保持一种清静闲适的状态。 而工业化的时代,人们没有办法保持原始的生活状态,只能午夜梦回,做一个“夜猫子”。因此,人体也就更加容易损伤气阴。人体气阴的损伤也就是疾病的开始了。 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阴精所奉其人寿”。阴精是人体阳气相恋的物质基础,阴精越充沛,阳气的功能就越能发挥持久,这一组关系即是阴阳的相互作用。人体中气阴的极度损伤也是猝死的直接原因。 《春秋·玄命苞》中记载:”膏者,神之液也。”心头之膏是神所栖止的物质基础。膏在人体之中的存在也就是身体丰盈的一种表现。因此,保养人体心头之液,或者说心头之膏,即是保持生命强劲的一种方法。膏方这种中药剂型借用此意,起到滋补人体消耗、填补亏损的作用。 膏方的服用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,具有时效性。所谓时效性,即是时机问题。膏方的服用是要顺应自然的循环规律的。最佳时机是:入冬和冬至两个时间段 。 《保命集》中认为:精太劳则竭,其属在肾,可以专啬之,神太用则伤,其藏在心,可以静养之。 人体的精华物质藏在肾中,过度劳累损伤肾精,精力衰退,最好是保存精力而不用,人之心神太过操劳则伤心之气液,最好就是静养。冬季适合静养,万物闭藏之时,因此也是进补、收养神气最佳时机。冬季在四季中属于阴中之阴,天地闭藏,万物消寂,阳气退藏于密,人体的阳气也收藏于肾脏之中,以待来年发动新的循环。 中国传统文化中,冬至为“一阳初动”之时,阳气动于九泉之下,时间直至立春节气,阳气逐渐出于地表。在习惯服用膏方的江浙地区认为冬至至立春的45天是服用的最佳时机。 本人认为,这是对于没有特定疾病的大众人群的服用方法。中医传统的膏方剂型,并非是只针对服用习惯所设立。如果患者具有脏腑经脉空虚所引起的各种虚证疾病,可以从天气变冷即入冬即可开始进补,甚至有一些特定疾病并不要拘泥于冬季也可以服用膏方。 膏方的常用药物有:人参,西洋参,红参,鹿茸,龟甲,鳖甲,蛤蚧,雪莲花,石斛,虫草,燕窝,蛤士蟆,灵芝,海马,海龙,狗肾,海参等等。膏方的作用偏重于补益滋养,因此,常常以补药作为基础药物。膏方的用药特点也和人体的疾病有关。 《黄帝内经》中认为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。人体正气亏损引起邪气侵入,因此补益正气是驱除邪气的一种方式。例如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:“人参,甘,微寒,主补五脏,安精神,定魂魄,止惊悸,除邪气,明目,开心益智。”李时珍曾解人参:治男妇一切虚证,发热自汗,眩晕头痛,反胃吐食,痎疟,滑泻久痢,小便频数,淋沥,劳倦内伤,中风,中暑,痿痹,吐血,嗽血,下血,血淋,血崩,胎前产后诸病。 从上述注解可以看出,只要配伍得当,人参可以用于临床各种实证虚证疾病,用法灵活而广泛。所以人参被国人尊为百药之首。为补虚第一品。很多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均具有这个特点。因此,膏方的制作也会选用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物作为底方,或者称为基本方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膏方与黑玉断续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