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华针灸

标题: 下消食療方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吳醫生    时间: 2015-3-10 19:18
标题: 下消食療方
    肾阴不足,虚火内灼,证见尿频量多,尿如膏脂,或尿甜,口干舌燥,或渴而多饮,五心烦热,头昏乏力,腰膝酸软,脉沉细而数。若阴虚及阳者,可见面色黧黑,饮溲,伴有阳痿,畏寒,脉沉细无力。
1.猪脊汤《三因方》
[组成]猪脊骨1具,红枣1 50克,莲子100克,木香3克,甘草10克。
    [制法]先将猪脊骨洗净,剁碎,另用纱布将木香、甘草包好,连同猪脊骨、红枣、莲子共人锅内,加水适量,小火煎煮4~6小时,去药渣。
    [服法]稍温饮服。分顿食完。
    [按语]猪脊甘寒,善补肾阴,能治消渴,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谓其:“补髓养阴,治骨蒸劳热,带浊遗精,宜为衰老之馔。”莲子甘涩平,养心益肾,《食医心镜》称其亦能“止渴去热”,二者同用,则补肾阴,止消渴之力尤宏,佐以红枣、甘草调味和胃,木香畅通气机,则使全方补而不腻,利于发挥药效。
2.救活丸《普济方》
    [组成]天花粉、黑大豆各等量
    [制法]将天花粉、黑大豆共入锅内,加水适量,煎煮至豆熟汁干,去天花粉。
    [服法]稍温,吃豆,随意食用。
    [按语]黑豆又名乌豆,医籍有生用性平,炒食极热,煮食极寒之说,《食物本草》谓:“陶华以黑豆人盐者,时常食之,定能补肾”,配以生津止渴的天花粉,主治肾虚消渴难治者。《肘后方》亦载有“乌豆置牛胆中阴干百日,吞之。”可治消渴,录之以供研究。
    3.牛羊乳《贞元广利方》
    [组成]新鲜牛乳、新鲜羊乳各等量。
    [制法]将牛乳、羊乳混合和匀,共入锅内,煮沸。
    [服法]稍温,随意饮服。
    [按语]牛乳、羊乳均为补润之品,上滋心肺,中养脾胃,下润大肠,益精气,疗虚劳,适用于饮多尿多,形体虚赢者。
    4.生葡萄汁《居家必用》
    [组成]新鲜葡萄1000克,蜂蜜适量
    [制法]将葡萄洗净,用纱布绞汁,以小火煎煮至较稠时,加入蜂蜜,再煮一二沸,待温装瓶密贮。
    [服法]每次1汤匙,凉开水冲服,一日3次。
    [按语]葡萄味甘酸,《随息居饮食谱》称其能:“补气,滋肾液,益肝阴,强筋骨止渴,安胎。”每每用于肝肾阴虚的消渴多尿者。此外,尚有益气令人肥健,祛风湿以治痹痛,利尿可治热淋等功效。
    5.茧枣汤《食治纂秘》
    [组成]带蛹蚕茧、红枣各30个
    [制法]将带蛹蚕茧、红枣共入锅内,加水适量,煎煮30分钟,去渣。
    [服法]稍温,代茶频饮。
    [按语]蚕茧、蚕蛹,功能补气涩肾,历代以此治消渴尿多者颇多,如《朱氏集验医方》有“煮蚕茧汤,每服一盏”。《圣惠方》有“蚕蛹一两,以元灰酒一中盏,水一大盏,同煮取一中盏,澄清,去蚕蛹服之”等,配以红枣调味,亦可增强其补气固涩之功。
    6.熟豇豆《食物中药与便方》
    [组成]带英豇豆60克。
    [制法]将豇豆加水适量,煎煮豆熟即可。
    [服法]稍温,吃豆喝汤。
    [按语]豇豆,俗称饭豆,可菜可果,乃豆中上品,其味甘平,功擅补肾健胃,《本草纲目》载“昔卢廉夫人教人补肾气,每日空心煮豇豆,入少盐食之。”近代用于糖尿病,口渴尿多属肾气不足者有效。
    7.鸡汁羹《食医心镜》
    [组成]黄雌鸡1只。
    [制法]将鸡宰杀后去毛及肠杂,洗净,切块,加水适量,小火炖出浓汤。
    [服法]稍温,饮汤,鸡肉也可食用。
    [按语]黄雌鸡性味甘温,功能温肾助阳,补精添髓,《别录>谓其:“主伤中,消渴,小便数不禁,肠辟泄利,补益五脏,续绝伤,疗劳,益气力。”坚持定期服之,对消渴多尿、形体消瘦、神疲乏力者,有一定治疗作用。
    8.胡桃丸《三因方》
    [组成]胡桃肉、白茯苓各120克,附子10克,生姜汁、海蛤粉、蜂蜜各适量
    [制法]先将附子去皮切片,与胡桃肉、白茯苓共入锅内,加入生姜汁、海蛤粉搅匀,小火焙干,研成细粉,以蜂蜜和丸如梧子大。
    [服法]每次30克,开水送服,一日两次。
[按语]《三因方》称本方能“治消肾,唇口干焦,精溢自出或小便赤黄,五色浮浊,大便燥实,小便大利而不甚渴。”方中以胡桃、茯苓补肾固精,健脾止渴为主药,辅以附子温补肾阳,海蛤粉止消渴,佐以生姜汁调和脾胃,且制附子之毒,蜂蜜调和诸药为使,诸药同用,共奏补肾温阳,健脾益精之功效。(轉自中醫德馨堂)




欢迎光临 龙华针灸 (http://www.shlhzj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