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·马歇尔和罗宾·沃伦因 “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”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。幽门螺旋杆菌就被列入了越来越多人的年度体检项目单里。 百度一下“幽门螺旋杆菌”,你没准吓出一身冷汗:“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,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%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。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,5岁以下达到50%。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,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,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。” 事实上,虽然幽门螺旋杆菌(HP)被列为一类致癌物质,但是也不用太恐慌。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一类致癌物质。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将致癌物质分为四大类: ——确定可以致癌(一类) ——致癌的可能性较高(二类) ——有可能致癌,但是证据不充分(三类) ——可能不会致癌(四类)。 而分类的依据就是是否已经确定会致癌(而不是致癌的强度),要知道酒精饮料、烟草、槟榔以及加工肉类都属于一类致癌物。 因此,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,不代表着你得癌的可能性很高(我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高达50-60%,其中真正发生胃癌的患者不到1%)。如果没有胃疼、吐酸水、恶心、腹胀、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,是不要用任何药物治疗的。这类患者被称为幽门螺杆菌的携带者,有的人可能终身带菌但没有症状。 但是如果你有以下疾病或者症状,请一定要积极进行灭菌治疗: 消化性溃疡病, 胃黏膜相关的淋巴瘤,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, 患有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、糜烂, 早期胃癌术后有增生性胃息肉等 随着医学的发展,现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只需要一到两周,治愈率可达83%~93%。 转自39健康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