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龙华针灸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87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眼病针灸简史5-3

[复制链接]

489

主题

505

帖子

1335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335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7-10 16:03:2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(三)取穴配方日臻完善
在穴位上,明清时期已总结出大量的眼病效穴,且一直延用至今。这此穴位,不仅有经穴,把眼病治疗的经外奇穴进行了归纳。《奇效良方》、《针灸易学》、《针灸大成》、《类经图翼》等书专列奇穴篇,记载穴位的定位、主治、操作手法和疗效。其中不少奇穴用于眼病。值得一提的是,对这些经外奇穴的具体适应症及操作法都作详细介绍,如《奇效良方·卷之五十五·奇穴》:“内迎香二穴,在鼻孔中。治目热暴痛,用芦管子搐出恶血,效.”“耳尖二穴,在耳尖上,卷耳取之,尖上是穴。治眼生翳膜,宜灸七壮,不宜灸多。”“鱼腰二穴,在眉中间是穴,治眼生垂帘翳膜,针入一分,沿皮向两傍是也。”分别介绍了刺血、艾灸、针刺之法。另有睛中一穴,在眼黑珠正中,用于治疗白内障,《针灸大成·卷九》记载了它的操作方法是:“先用布搭目外,以冷水淋一刻,方将三棱针于目外角,离黑珠一分许,刺入半分之微,然后入金针,约数分深,旁入自上层转拨向瞳人轻轻而下,斜插定目角,即能见物”,并强调“凡学针人眼者,先试针内障羊眼,能针羊眼复明,方针人眼,不可造次。”另外,还记载了穴位的一种特殊形式:皮肤反应点,在明清多部著作中,提到偷针眼,往往在背上可见到细红的反应点,刺破即可治愈。如《针灸易学·卷上》认为它的病因是“脾经风热而成”,对其治疗是“视背上有红点,刺破出血皆治。”
在配方上,明清时期有二个显著特点为,一是在组方上,多为远近取穴组方,在《针灸大成·卷九》介绍杨氏经验的“治症总要”所列的9种眼病中,其第一处方,全部按此配方。如目生内障:瞳子髎、合谷、临泣、晴明;胬肉侵睛:风池、晴明、合谷、太阳。二是,考虑到眼病的难治性,当时不少医家对同一眼病提出了前后二套处方。如《审视瑶函·卷六》在治疗“眼生翳膜”时指出:“此症受病既深,未可一时便能针愈。先刺睛明、合谷。不效,须是三次针之方可。如发,再刺太阳、光明”。《针灸大成·卷九》更在前述的9种眼病中,均列出治疗无效时的进一步治疗方案,如“目患外障:小骨空、太阳、睛明、合谷。……刺前不效,复刺后穴二三次方愈:临泣、攒竹、三里、内眦尖。”至今仍不失其参考价值。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龙华针灸    

GMT+8, 2025-10-12 14:44 , Processed in 0.187500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