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龙华针灸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02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抗生素及益生菌在根除Hp的价值及选择

[复制链接]

1022

主题

1022

帖子

3611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3611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12-19 17:30:15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临床问题

幽门螺杆菌于1983年首次被报道,是一种定植在胃黏膜上的革兰阴性微需氧菌,是诱发消化性溃疡、慢性胃炎、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以及胃癌等的重要要因素。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Hp列进胃癌的I类致癌原。

由于广泛使用标准三联疗法以及其它抗HP方案,Hp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日益升高,使Hp的根除率明显降低,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,寻找新型治疗药物和改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
目前,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是PPI+两种抗生素(阿莫西林、克拉霉素、甲硝唑、左氧氟沙星、呋喃唑酮、四环素)+胶体铋的四联疗法,10~14天。

面临的问题:

◇一线方案根除率低于80%;
◇抗生素的耐药(克拉霉素20%,甲硝唑>50%);
◇补救方案中四环素和呋喃唑酮来源缺乏;
◇抗生素使用的副反应,进而导致患者依从性差。

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对比

名称
上市年代
耐药率
甲硝唑
1959
60%~70%
克拉霉素
1991(1952)
20%~38%
左氧氟沙星
1996(1962)
30%~38%
阿莫西林
1972(1941)
1%~5%
呋喃唑酮
1961
1%~5%
四环素
1950
1%~5%

南京市第一医院Hp药敏试验结果

抗生素
敏感度
阿莫西林
88.95%
甲硝唑
40.39%
克拉霉素
73.04%
左氧氟沙星
80.64%
四环素
92.26%
呋喃唑酮
94.12%

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

◇阿莫西林  过敏、皮疹
◇克拉霉素  口苦、失眠,心律失常,对肠道菌群影响大
◇甲硝唑/替硝唑  胃肠道反应
◇喹诺酮  胃肠道反应,心率失常,脑血管病慎用
◇呋喃唑酮  头晕、恶心,尿色橘红,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,超量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。

以菌抑菌——益生菌在Hp根除治疗中的价值

在目前,抗生素耐药性越来越高,一线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日趋下降的情况下,人们的目光逐渐聚集在了益生菌的身上。

胃并不是Hp的专属领地

1998年一项国外的研究显示,正常胃粘膜内有嗜酸乳杆菌及酵母菌定植,但密度低,仅为103 CFU/ml。2000年,Hans等研究8个Hp阳性无症状和5个健康对照的活检组织,采用16 srDNA的序列分析方法,发现胃内存在不动杆菌属、肠杆菌属、肠球菌属、丙酸杆菌属、假单胞菌属、根瘤菌属、链球菌属、葡萄菌属、口腔球菌属。

国内的王少东等研究慢性胃炎患者胃内细菌组成,Hp为优势菌,与其他5门细菌共同组成复杂的微生物区系。浦瑞雪等研究正常人胃内乳杆菌为优势菌群,Hp阳性无症状者及有症状者乳杆菌数量及比例均下降,后者更为明显。

还有一项国外的研究显示,健康状态下,以厚壁菌门、放线菌门、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;当Hp阳性时,胃内细菌培养以Hp为主,可达93%~97%,厚壁菌门、放线菌门及拟杆菌门数量大幅降低。

根除Hp新方法——益生菌

2004年台湾Wang一项临床试验研究,59例Hp阳性患者在餐后予以嗜酸乳杆菌La5及双歧杆菌Bb12或AB-yogurt治疗,11例Hp阳性服用牛奶作为安慰组,结果显示La5可以抑制Hp在胃黏膜的定植,降低胃黏膜中Hp的密度,减轻胃炎程度,但不能彻底根除Hp的感染。

2005年Gotteland研究了嗜酸乳酸杆菌(LB)及酵母菌加菊粉(SbI)对于Hp感染患儿的治疗作用,在圣地亚哥市挑选254名无症状儿童,将Hp阳性儿童随机化分为3组:PPI三联治疗8 d;SbI,8w;LB,8w。治疗后3组的Hp感染根除率分别为66%,12%和6.5%。

2005年,Shimbo等发现在Hp根除治疗提前7d及在治疗过程中序贯应用酪酸梭菌制剂能明显提高Hp的根除率和降低三联疗法的不良反应。国内也有研究显示,在根除时及治疗后联用酪酸梭菌片2周和4周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单纯三联疗法,且不良反应率较低。

2007年11项随机临床试验(1335例)符合纳入标准。三联疗法联合与未联合益生菌按意向治疗(ITT)分析的Hp根除率分别为81.8%和72.4%,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.6%和38.7%。联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,降低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。

2010年4项随机临床试验(915例)符合纳入标准。三联疗法联合与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,Hp根除率分别为80%和71%,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.9%和24.3%。结论: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可提高Hp根除率,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。

很多年来,世界各地在临床试验研究益生菌抗Hp根除效果和安全性方面,结果不尽相同,可能与益生菌菌种不同有关。

2016年多伦多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共识中指出,对Hp感染者,不推荐在根治治疗中处于减轻不良反应目的常规加用益生菌(强烈推荐;证据治疗:低)。对Hp感染者,不推荐在根治治疗中出于增加根除率目的常规加用益生菌(强烈推荐;证据质量:低)。

Maastricht Ⅳ共识中认为,某些益生菌和益生元可降低根除治疗的副作用,是极具前景的辅助疗法。乳酸杆菌相关荟萃分析显示,研究间的同质性较低。酵母的添加对提高根除率的效果较肯定。

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第四次共识报告提议,益生菌可减轻或消除Hp根除治疗导致的肠道微生态失衡,但能否提高Hp根除率仍需进一步扩大证据。

益生菌如何选择?

为何不同的研究结果不同?

◇益生菌的剂型不同
◇益生菌的剂量不同
◇益生菌的组成不同
◇益生菌的疗程不同
◇Hp菌株存在差异

益生菌对Hp产生作用的机制

◇产生抑制Hp的物质
◇抑制Hp的定植
◇稳定胃黏膜屏障
◇抑制Hp感染后的炎症及免疫反应
◇提高Hp根除治疗的依从性

菌种与菌株

乳杆菌有56钟,200余株;双歧杆菌有32种,常用的有5种。美国常用嗜酸乳杆菌,日本多用长双歧杆菌,我国常用双歧杆菌/嗜酸乳杆菌,但缺乏菌对菌、株对株之间比较。菌株不同,生物效应不同,如Collado从60株具有抗酸特性的双歧杆菌中发现6株能够抑制Hp生长。同时,益生菌为株决定性,并不是种决定性,特定益生菌株的有益作用不能推至其他菌株。

关于剂型:不同剂型保质效果差别很大,胶囊效果优于片剂,片剂优于粉剂,固态优于水剂;
关于剂量:国内制剂活菌含量2万~2.5亿不等,国外制剂活菌含量远远高于国内;
关于疗程:国内外方案多为7天至3月不等,其中14天居多,多主张用于一线首次治疗;
关于用药时机:益生菌和抗生素同时服用的效果较抗生素停用后服用益生菌效果好。

益生菌制剂需注意的问题

1、选用正规厂家出产、且经国家食药监部门审批后许可上市的;

2、作为医疗机构,也应规范菌株选择等工作,才能正确应用。尽管目前对益生菌制剂提高Hp根除率看法仍不一致,且在临床应用方面亦存在诸多问题,如益生菌菌株的选择、治疗剂量和疗程以及如何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等,还缺乏统一的规范,需待未来进一步研究。但益生菌制剂在HP根除治疗方面的益处得到了大多数研究的证实。

3、益生菌由于较高的安全性被广泛应用,但对于消化道疾病较重、免疫力低下、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给予益生菌治疗时应慎重考虑。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龙华针灸    

GMT+8, 2025-8-21 12:56 , Processed in 0.187499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