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食管反流是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(或暴露于)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。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。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,如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紊乱。 胃食管反流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1、胃灼热和反酸 胃灼热是指胸骨后和剑突下烧灼感,多在餐后一小时出现,弯腰或腹压增高时易发生,反流入口腔的胃内容物常呈酸性称为反酸,反酸常伴胃灼热,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。2、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难 有严重食管炎或食管溃疡时可出现吞咽疼痛,是由酸性反流物刺激食管上皮下的感觉神经末梢所引起。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,部分患者又可吞咽困难,且发生食管狭窄时,吞咽困难持续加重。3、其他临床表现 反流物刺激咽部黏膜可引起咽喉炎,出现声嘶,咽部不适或异物感。吸入呼吸道可发生咳嗽、哮喘、这种哮喘无季节性,常在夜间发生阵发性咳嗽和气喘。个别患者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,甚至出现肺间质纤维化。 西医主要采用H2受体阻滞剂、质子泵抑制剂、促动力药及黏膜保护剂治疗,针刺可以改善患者烧心、胸骨后疼痛、反流、反酸等症状的程度,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(1)。 胃食管反流患者平时要注意的问题: 1避免过度肥胖。 2.少吃多餐,睡前4小时内不宜进食。 3.避免在生活中长久增加腹压的各种动作和姿势。 4.戒烟、戒酒,少食巧克力和咖啡等。 参考文献(1)吴玲玲, 等.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年12月28日; 22(36): 5631-5635
|